欢迎访问:中国润滑油代理商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在线客服 邮箱登录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后市场创业潮兴起 “上门保养”受热捧

时间:2015-03-04 14:51来源:未知 作者:wsgood 点击:

   “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5年内将超过1万亿元。”这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出的数据,也是在汽车后服务市场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许正是盯上这块还未被开垦过的“处女地”,汽车后服务市场便迎来今年O2O创业热潮。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庞大的汽车市场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和O2O的快车。根据《中国汽车后市场2013蓝皮书》显示,201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37亿辆。在发达国家市场,60%的利润是在汽车售后的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但是中国目前的服务占比仅为12%。也许正是盯上这块还未被开垦过的“处女地”,汽车后服务市场便成为了今年的O2O创业热潮。
  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汽车后市场的概念。广义的后市场是指汽车新车售开出4S店后,车辆生命周期中围绕车辆需支付费用的所有服务。如汽车金融保险、维修保养、二手车等;而狭义的后市场仅指汽车的维修保养、美容装潢改装、洗车养护等直接与车辆日常维护直接相关的服务。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出的,仅仅是狭义上的汽车后市场规模。
  除了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之外,投资者的看好和资本的追逐,也给了众多创业者极大的信心。据钛媒体投融资小结不完全统计,2014年主要投融资,二手车领域融资6起,上门洗车领域融资5起,上门保养维修领域融资18起,而这三个也是创业热潮最为频起的领域。
  从2013年开始,卡拉丁、e保养、易捷卡(后改名为博湃)、后卡等创业公司纷纷踏入上门保养的行列,而汽车之家这样的平台方也加入了这场战争。1月7日,汽车之家“声势浩大”的集结了众多4S店商家,正式宣布推出了“养车之家”平台,声称要将4S店和车主连接起来。也许是盯上了这块巨大的蛋糕,也许是认为维修是件“有技术含量还相对高频”的事情,从数据上也看出,2014年,汽车后市场中在维修保养这一领域的资本也最为火热。
  媒体在采访了市场上几家主流的上门保养企业之后了解到,目前他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日常的4S店保养项目,分为小保养(更换机油机滤)和大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空调滤、空气滤),收费情况也大同小异。
e保养的创始人高峰跟媒体说道,“目前是采用保养所需配件费用+150人工服务费的收费模式,每单平均比4S店的便宜200—600不等。”
  4S店维修保养混乱的市场已是行业内众所周知的事情,但车主们除了线下4S店和街边的维修小铺好像再无更好的选择,而这些“颠覆者们”想提供给车主们多一种的选择。
  但市场并不像这些“颠覆者们”想的那样简单,博湃的创始人吉伟对媒体说道,“当初我们上线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挑战就是消费者的的问题。我们去随机问了一下,80%的人不知道汽车还可以上门保养。”尽管已经发展了近乎两年,博湃的路走起来还是非常的坎坷。
  e保养的高峰跟媒体表示,汽车电商这几年一直在迸发,后市场的发展是符合规律的,这也正是资本涌入的原因之一。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比4S店更加透明、贴心的服务,这是e保养下一步的着力点,优优爱车的创始人孙合立说到,“上门的概念根本不足以吸引用户,毕竟保养并不是多么急需的事情,安全透明的服务和良好的体验才是保持用户粘性的根本。”
  对于创业者们而言,选择从保养切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保养是一个中间的环节,向上可以拓展维修、向下很容易向洗车、美容等高频、高收益的业务拓展,而洗车则不然,不少的创业者也已经开始了尝试。不过也有众多的创业者发表了对上门洗车的看法,他们认为洗车虽然属于高频需求,但是对用户不足以形成黏性,而且上门洗车的“最后一公里”——废水回收,成为这个行业最难解决的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已然成了趋势,连腾讯都要带着路宝来搅局,而除了二手车、上门保养维修领域之外,汽车金融、零配件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市场、利润也相对颇丰。曾经有人称,汽车美容市场的利润可高达100%——200%,而目前这一行业仍被4S店所垄断,提供上门保养的e保养和博湃,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都曾表示,建立线下合作点,开展更多具有盈利性的业务,是将来会考虑的事情。此外,人人车创始人李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后续可能会将业务链拓展到相对高频的保养和维修上。
  踩着汽车后市场的浪潮,这些创业者们在自己的领域里野蛮生长着,不过,更多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到底谁能够抓住浪潮顺势而起,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何充分利用手机作为有效工具,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了解润滑油行业行情?
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商机苑”分别点击:“商机苑-润滑油信息”“商机苑商学院”“商机苑-设备润滑管理咨询”,并关注!
(责任编辑:wsgoo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润滑油代理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注有原创或文章出处,转载请注明来源:润滑油代理商网
------分隔线----------------------------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合作伙伴  │客户服务  │  帮助中心  │  交换链接  │  信息反馈

Copyright © 2006-2014 中国润滑油代理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395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