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润滑油代理商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在线客服 邮箱登录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动作频仍 壳牌中国布局谋变?

时间:2015-06-27 09:40来源:未知 作者:wsgood 点击:

近期,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以下简称“壳牌”)在中国的动作频频,先是将中国业务中心迁往上海,紧接着中国区掌门人更换,原任海博将主要负责当下壳牌最大一笔并购——与英国天然气集团BG的合并事务,而张新胜将成为首位中国出生的中国区主席。

种种迹象显示,进入中国已有120多年历史的壳牌,其中国布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对此,壳牌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回复称,其将继续实施既有的中国发展战略和目标,壳牌的目标是到2020年,壳牌中国将成为壳牌集团的核心力量。

失意页岩气

一向嗅觉灵敏的壳牌,看到未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和前景,从2006年就开始加速中国的天然气布局。

页岩气正是其中一块。壳牌2012年表示,计划每年向中国注资10亿美元,用于其在中国境内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气的勘探项目。

彼时,海博在任壳牌中国区主席,把积极推进在中国开发包括致密气和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作为重点,与中石油合作的四川页岩气项目成为关键一笔。

中石油与壳牌的合作于200911月正式开启,两者合作开发的中国首个页岩气项目“富顺-永川区域页岩气项目”在成都启动,区域合作面积3818平方公里,双方联合对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研究。彼时壳牌首席执行官傅赛信心满满地称,如果页岩气勘探作业被证明成功的话,壳牌打算在今后5年间每年向中国页岩气投资10亿美元。当时全世界的页岩气开发都在进入高潮。

不过在经历了5年多的摸索后,去年9月份便开始不断传出缩减四川合作项目规模的消息。

壳牌方面一度解释称,复杂的地质条件、离人口聚集区较近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难题让壳牌进展大大不如预期。不过壳牌方面给记者的回复则表示,虽然缩减了投资规模,但与中石油合作的四川项目已完成了一期钻井工作,并进入测试、评估阶段。

壳牌的失意还有一个背景,2014年以来中国页岩气项目开始整体“降温”。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岳来群告诉记者,低油价已经不支持中国大规模开发页岩气。

“只应选出其中最有前途的少数产品加速发展,余者缓慢退出是壳牌的一贯方针。”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而中石油方面也有着自身的考量,曾参与此项合作的一位中石油人士对记者表示,通过前期合作,中石油已经获得了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中石油有能力独立开发。

其实,除了下游润滑油等相关业务,和壳牌在全球布局中的纵横捭阖比起来,壳牌在中国的上游勘探业务等方面多少有些失意,并没有大的进展。“国内特别是上游领域基本还是三大石油公司把持,跨国石油企业很难分得一杯羹。跨国石油企业一般只能在相对开放的中下游领域寻求突破,”上述中石油人士表示,而且一般都采取与国内石油公司合作的形式。

有待继续深耕中国?

寻求与“三桶油”合作来开发中国市场,正是壳牌中国布局的鲜明特点。

“作为一个深厚积淀的能源巨头,壳牌深谙国际业务合作中的窍门。”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说。

如今,壳牌与中国国内的主要石油公司基本建立了合作关系。壳牌在中国成立了30多家全资或合资公司,员工总人数近7000人,其中97%以上是中国人。

这样的合作开发模式也给壳牌带来了明显的成效,如今,壳牌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润滑油供应商、中国排名第一位的国际沥青供应商、向中国提供液化天然气最多的国际能源公司。壳牌中国的零售网络也在不断扩展,目前壳牌零售业务在北京、天津、陕西和江苏等多个省市成立合资公司,共运营约1100个加油站。

不过这些成绩依然主要集中于中下游,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壳牌依然罕有建树。

壳牌方面向记者证实,非中国籍华人张新胜将于71日正式接替海博成为第一位在中国出生并接受教育的壳牌中国区主席。

“海博的前任王郁章、林浩光是马来西亚华人,而张新胜是第一个中国出生成长的本土人士,这表明壳牌的本土化战略愈发深入,”林伯强认为,壳牌将充分发挥这些本土人员熟悉国情、熟悉国内企业的优势,扩展在华业务。

就在数天前,壳牌位于上海的商务中心正式启用,壳牌中国集团大部分下游业务将迁至该中心,包括润滑油业务、集团采购业务、航运产品、沥青、硫黄以及化工产品销售。此外,这一商务中心还包括一个名为壳牌上海大学的培训中心,是针对壳牌在全国4000多名经销商的技术培训机构。

“壳牌如今在上海启用了商务中心作为该业务在中国区的总部,是为了更靠近市场和客户。”壳牌中国集团媒体新闻发言人表示。

如此布局,也源于壳牌对中国市场的巨大信心。近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以5%的速度稳步增长。壳牌曾预测,2015年中国或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润滑油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壳牌几位领导人频频拜访中海油。6月中旬的时候在北京与中海油还专门开了一个合作研讨会,壳牌一体化天然气执行副总裁Maarten Wetselaar、壳牌集团中国区主席海博等一行与会。除了外界普遍猜测的为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获得中海油首肯来游说,合作内容还包含国内、天然气一体化、海外等领域开展全领域、全方位合作。

“除了外界熟知的中海油壳牌惠州项目,中海油与壳牌一直有着其他合作。”中海油海油工程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Maarten Wetselaar还向中海油工程公司颁发了安全认证绿色证书。

谈到壳牌在中国的战略发展计划,海博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壳牌重要的核心市场之一。虽然眼下是低油价时代,但壳牌在中国致力于长期发展,将继续在中国进行可观的投资。

壳牌与中石油的蜜月期还能持续多久值得观察。

何充分利用手机作为有效工具,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了解润滑油行业行情?
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商机苑”分别点击:“商机苑-润滑油信息”“商机苑商学院”“商机苑-设备润滑管理咨询”,并关注!
(责任编辑:wsgoo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润滑油代理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注有原创或文章出处,转载请注明来源:润滑油代理商网
------分隔线----------------------------
关于我们  │   招聘信息  │  合作伙伴  │客户服务  │  帮助中心  │  交换链接  │  信息反馈

Copyright © 2006-2014 中国润滑油代理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039529号